期刊导读

绑腿式高空蹦极向加速度的标准适用性研究

0 引言

高空蹦极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非常刺激的极限运动,越来越受到青少年的欢迎。高空蹦极是指跳跃者依靠弹性绳或其他弹性件的收缩,从高空固定塔架或平台向下跳跃。当人体落到离地面一定距离时,弹性绳被拉开、绷紧、阻止人体继续下落;当到达最低点时,弹性绳再次弹起,人被拉起,随后又落下,这样反复多次直到弹性绳的弹性消失为止。高空蹦极按其束缚方式主要可分为绑腿式、绑腰式和绑胸式3种,目前绑腿式蹦极比较多[1]。

加速度是游乐设施的关键参数,也是重大风险源,直接涉及乘客安全[2]。高空蹦极的加速度尤其是Z向加速度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研究对象,Z向加速度对人体的影响是最大的也是最多的。+Z向加速度会导致血液从头部移动到身体下部,引起脑部与视觉器官的紊乱,随着加速度的继续增大,会引起短暂的视觉和意识丧失,同时还会对其他器官造成很大影响;-Z方向加速度会使血液从人体下部向头部排出,导致血液供应紊乱,血管和颅内压增加,伴随着尖锐的头疼、视力障碍及出血[3]。

美国、欧盟标准都对游乐设施加速度提出了明确要求[4-5],但高空蹦极在国外属于极限运动,不属于游乐设施范畴,所以游乐设施加速度要求不适用于高空蹦极。目前在中国,高空蹦极被纳为受监管的无动力类游乐设施,其Z 向加速度理应满足GB8408-2018《大型游乐设施安全规范》[6]的技术要求。本文主要对绑腿式高空蹦极的-Z 向加速度进行分析,并与GB8408规定的加速度进行比较,就高空蹦极Z向加速度与游乐设施标准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

1 基本情况

蹦极绳一般分为重绳(红绳)和轻绳(蓝绳)两种,红绳承重65~90 kg,蓝绳承重40~65 kg。本文以原始长度55 m蹦极绳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红绳质量14 kg,蓝绳质量12 kg。分别采用能量守恒理论和ADAMS软件动力学仿真两种方法对高空蹦极的-Z向加速度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为了消除弹性绳自身重量的影响,本文以弹性绳自然下垂的长度位置作为拉伸起点,该方法较传统的等效质量法更为准确。

GB8408-2018《大型游乐设施安全规范》中关于人体坐标系及Z向加速度允许值的要求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在-Z方向持续时间0.3 s内允许承受的最大加速度az=1.7g,最大允许极限加速度az=2.0g。

图1 人体坐标系及允许加速度az/×g

2 理论分析

2.1 能量守恒理论分析

按照高空蹦极的运动特点,可将高空蹦极整个过程分为6个阶段,如图2所示。

图2 高空蹦极过程

按照能量守恒理论,系统的势能、动能和弹性绳的弹性能以及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四者能量守恒,即:

选取图2中最大弹跳高度点(3点)进行分析,此时弹跳高度最大,弹跳者速度为0,-Z 向加速度值最大。最大加速度推导如下:

式中:K为弹性绳劲度系数,N/m;Hmax为最大弹跳高度,m;Δx 为弹性绳伸长量,Δx =Hmax-L,m;L 为弹性绳原始长度,m;g为重力加速度,m/s2;m为质点质量,kg。

设弹性绳的伸长率为1∶n,则:

由上述推导公式可知,加速度最大值与质点质量、绳长无关,仅与弹性绳的伸长率成函数关系,即在伸长率一定的情况下,最大加速度为定值。

按照GB/T -2014《蹦极通用技术条件》[7]中6.3.1 可知:高空蹦极的弹性绳在弹跳者设计载荷范围下,其最小伸长量应不小于无载长度的2.5倍,最大伸长量应不超过无载长度的4 倍。即:2.5≤n≤4(这里按照弹性绳K 值为常量,不随伸长率变化的前提下进行n的取值),因此可得对应的加速度值如表1所示。

表1 弹性绳的伸长率n与最大加速度的关系n值2.5 2.6 2.7 2.8 2.9 3 3.1 3.2 amax/×g 3.333 3.250 3.176 3.111 3.053 3.000 2.952 2.909 n值3.3 3.4 3.5 3.6 3.7 3.8 3.9 4 amax/×g 2.870 2.833 2.800 2.769 2.741 2.714 2.690 2.667

由表可知,在满足GB/T -2014 条款要求的情况下,高空蹦极Z 向加速度范围为2.677g~3.333g。n 越大、amax越小,如果不考虑n的取值范围,即弹性绳可以无限伸长(K值无限小),n无限增大,则:

所以,在n 无限增大时,amax得到最小值2.0g,而此种情况仅为理论分析,实际是不存在的。原因如下:

(1)不存在K值无限小且能保证强度要求的弹性绳;

(2)在无限拉伸过程中,落体的最大速度也在无限增大,而受空气阻力作用,落体在达到一定速度后,速度将不再增加;

由以上分析可知,绑腿式高空蹦极最大-Z向加速度超过图1中允许极限加速度大小,不满足GB8408要求。

上一篇:基于事故因果分析的化工园区脆弱性识别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