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

绿色化学与化工技术课程教学中研究生自主授课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因此培养高质量的兼具优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高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的主要预备力量,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其培养阶段需要完成科学思维、科研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的系统培训。为了顺利完成科研素养和科学思维的系统培养,研究生需要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单一的解决工程实践问题转变为发现、思考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探索过程。因此,在整个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中,研究生课程教学应注重对研究生进行创新学习能力、科学思维的培养。

文章以《绿色化学与化工技术》为例,分析了现今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现状和弊端,对我校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实施自主授课的条件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在 2016、2017 和2018 级安全工程领域化工安全工程与技术方向的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实践,提出了一些新的探索和思考,可为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实施提供参考。

一 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我校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生需要完成理论课程的学分为26 学分,其中专业基础课11 学分和公共课9 学分统一指定,专业选修课6 学分由研究生根据导师意见进行选定。研究生在课程选择上自主性不大。虽然学校要求选修课均需要开展案例式、校企合作式教学,但由于各种现实条件和其他原因,大多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仍然采用以往的教学模式:讲授教材内容-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课程考核;授课内容也仅限于选定教材,内容比较陈旧,未能体现最新的研究进展。研究生课堂学习时仍然不主动提问、不积极讨论,课程考核临时抱佛脚、应付了事,整个过程依然是按照本科生的学习模式进行被动学习。与高达40%~50%采用案例式、研讨班式和讲座式的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课程相比,我校的研究生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差距较大,主要体现在灌输式教学大大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主要表现为:①由于对课程缺乏兴趣,研究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氛围压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相互讨论、相互协作及论文写作等方面的能力比较薄弱,亟需加强;②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中只注重传授知识,师生间难以实现有效互动,教学效果不佳,没有培养学生如何去表述和构造知识的环节,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积极性不高,研究生缺乏思考和锻炼机会,因此部分研究生在分析问题、口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较差;③课程的考核方式以期末考试或小论文成绩为主,缺少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创新思维的体现和表达,忽略了学生个性及潜能的挖掘,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二 研究生自主授课模式的实践

2016、2017 和2018 级安全工程专业化工安全与技术方向分别有 18 位、21 位和15 位研究生,学生与校内外导师沟通后通过选课系统选修了《绿色化学与化工技术》,课题组成员在该课程教学中进行自主授课模式的实践,具体过程如下:

(一) 授课内容安排

根据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绿色化学与化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和课时安排,教师将《绿色化学与化工技术》的课程内容分为两大部分:教师授课12 学时,学生授课 20 学时。教师对绿色化学的概念、绿色化学发展历程、研究内容、绿色化学原理、化学反应绿色化途径以及绿色化学化工过程的评估等体系进行系统讲述,让学生对绿色化学化工技术形成初步认识,了解化工行业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掌握绿色化学化工过程的实现途径和评估方法,并结合清洁生产的实例进行案例讲授示范,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主要针对绿色合成技术,绿色化工技术、化工过程强化技术和绿色能源等化工工程实践中常见的绿色技术问题进行讲授。

(二) 研究生自主授课

在教师讲授完绿色化学与化工技术基础理论后,即进入研究生自主授课环节,研究生自主授课进程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确定专题-准备授课内容-授课与课堂讨论-教师和评分小组点评”。

授课专题的确定:选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今后研究的课题方向,自由组合分成4 个学习小组,确定每组的授课专题内容;推选组长1 名,负责安排小组成员分工,组织和开展小组讨论。

上一篇:基于的云数据中心安全防护技术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