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

适应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安全系统工程教学改

基于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针对目前《安全系统工程》课堂教学中存在综合知识应用能力较弱,难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问题,结合安全工程高级技术人才培养要求,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对《安全系统工程》教学进行改革。通过增加案例教学内容比重,重视学生对安全系统工程综合知识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构建全方位的教学模式,促使《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提高。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安全工程技术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安全系统工程》作业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核心课程,可为其安全工程技术人才提供必要的危险源辨识和评价的基本知识。就课程本身来说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常用危险辨识与评价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根据不同的行业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的方法,并基于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但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安全系统工程》教学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升安全工程技术人才在不同行业中的快速适应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需改变传统的《安全系统工程》课堂教学,其成为摆在安全专业教师身上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制约《安全系统工程》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

《安全系统工程》是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安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事故致因理论模块,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模块,系统安全预测模块、系统安全评价模块和系统危险控制技术五大模块。基于各大院校安全工程培养方案数据显示,传统的《安全系统工程》先修课程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普通化学等相关课程。大多数学生对这两门专业基础课的知识要点的理解和实践储备知识和能力略显不足。而《安全系统工程》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对事故概率统计、工厂工段工艺等知识掌握要求较高,课程本身涉及的理论知识内容较多,学生已学的预修课程知识相对薄弱。而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一般多以教师为主,采取灌输讲解的方式。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教师备课或者学生学习和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的知识。尤其在布置学生进行某工厂安全评价时,由于学时和基础知识薄弱的限制几乎无法获得满意的效果。

二、《安全系统工程》教学质量提高策略

1.提升案例教学内容。

学生对事故原因分析不到位,而事故原因分析又是系统安全评价及相关预防对措措施的前提。为了提升学生对事故案例的分析能力,将对案例教学内容融入到五大模块教学中,将其比例由原来的5%提高到20%。内容方面针对各章知识点建立的五大知识模块分模块教学。对当前学科前沿知识及发展趋势,内容可在原有基础上可适当的调整。

2.构建全方位教学模式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教学中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模式。

基于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以学习通向学生发放学习任务,提前巩固已学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及普通化学的相关知识,并加强预习,及课堂讲授知识的回顾,教师本着加强和拓宽原则,针对每章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联系安全系统工程实际,进行课堂讲授。在讲解“事故致因理论章节中多米诺骨牌”时,先解释多米诺骨牌中各块骨牌所起的作用及对事故的产生有何作用,再介绍当某块骨牌缺失后对事故发展的影响,最后再采用相关的案例讲述如何采用该理论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基础原因,直接原因等及如何采用相关措施避免事故的发展。在讲解过程有目的带着学生去自学和拓展思路。并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检测学生对案例分析多米诺骨牌理论的掌握,及时发现学生的短板,随后教师对本节内容总结,并针对学生的不足布置相关的作业,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此理论的掌握。在不同模块教学中,可适当的补充双英内容,并鼓励学生下载相关的外文文献,培养浓厚的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采用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进行教学。

为更好的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需要精心准备多媒体素材,并加入与本章节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更能加深学生对安全事故的敬畏性,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预防事故的发生。纯多媒体教学有时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为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必要的板书也是必不可少的,将章节的重点及难点内容可以通过板书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板书和多媒体两者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

上一篇:疫情下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