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

采矿诱发地质灾害特征的具体表现及防治措施

采矿诱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指的是在实施采矿过程中的大量采掘,导致的岩土体、地质、水文发生的变化。采矿地质灾害作为矿井灾害中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一旦发生必将会给区域内地质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甚至还会危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这就需要我们必须结合实际的工作情况,在借助必要的防治措施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

1 采矿地质灾害的特征

1.1 突发性的特征

虽然说,采矿事业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依然有很多方面问题是值得采矿企业高度重视的。从近些年的数据分析中得知:由于采矿诱发的地质灾害正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有着波及范围广的特点。采矿地质灾害在发生的时候,很容易对周围的一些环境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随着采矿力度的不断提升,一部分的采矿工作必须通过深层开挖的手段才能完成开采任务。所以,采矿的突发性特征也较为明显,这就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来应对,否则在后续的开采过程中,更会给采矿企业及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采矿地质灾害发生以后,还会引发其他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山体滑坡等,如过不能及时的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不仅不会对当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还会给采矿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2 强度大的特征

为了促进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也为了在未来的采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取得阶段性的胜利,我们必须还要对采矿诱发的地质灾害强度做出合理的分析。从地理角度来分析:大部分的采矿建设地点都是处于偏远的山区之中的,正是由于这些偏远的山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缘由,或者说一部分的地区中的基础设施正处于完善的过程中,但随着采矿造成的地质灾害强度上升时,必将会对其造成严重破坏,这给本地区的长久与稳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同时也会给采矿事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进而难以保证日后的开采任务可以及时高效地完成。

2 采矿地质灾害的具体表现

采矿地质灾害具体表现为矿井突水、自然发火、瓦斯突出、顶板压力、地面沉降、山体滑坡的等方面,以下分别进行详细介绍:

2.1 矿井突水

在采矿作业中,矿井突水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主要是由于在采矿过程中地下水的整体结构被破坏而造成的,矿井突水的产生势必会给正常的采矿作业开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其中,水量大及水势猛是矿井突水的具体变现,严重的时候还会造成人员的伤亡。由此可见,矿井突水已经成为威胁采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2.2 自然发火

在具体的采矿过程中,自然发火现象的出现是阻碍采矿作业有序开展的一大灾害表现。由于自然发火会表现出矿井区域内的岩、空气和水的温度都会超过正常的范围之内,所以就会出现严重的焦油气味,进而引发火灾。除此之外,自然发火形成的原因主要还有以下几个方面:随着采矿中破碎物体的堆积,当其受到一定的挤压或者是达到一定的厚度时,也有可能造成自然发火。连续的通风与不间断的供氧。氧气是引发自然发火的一个主要因素,氧气产生的热风持续吹向矿井内的易燃物体,导致自然发火。

2.3 瓦斯突出

在采矿作业开始之前,地质中蕴含的瓦斯是始终处于游离的状态中,也是比较稳定的。而随着采矿作业的开展,区域内的瓦斯系统的平衡力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本处于稳定状态下的瓦斯也会随着采矿力度的加强发生破坏与改变,随之瓦斯就会释放,造成爆炸或者人员中毒现象的产生。

2.4 顶板压力

随着开采作业的不断升入,地质中原始的地应力的平衡系统也会被打破,导致区域内的岩层出现裂缝、破碎或者是变形,这时在矿井区域内的顶板上方就会出现一个暂时性的平衡岩石松动圈。随着工作面回踩的逐渐加大,必然会使用到移动支架,此时岩石松动圈的与支架的受应力范围也就会逐渐加大,松动圈发生塌跨,造成冒顶事故的发生。

2.5 地面沉降

采矿作业完成后悔留下大面积的空采区,其在上覆岩层持续压力的作用下,顶板就会发生垮落,如果不进行及时的防治,踩空区域内的地表就会出现沉降。与此同时,由于涌水是采矿过程中十分常见的现象之一,而这些水又是必须被排出井外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地下水的分布结构,使得采空区域内的水力坡持续加大,进而造成降落、漏斗现象的出现,在以上两个方面原因的共同作用下,造成了地面沉降。

上一篇:消失的学校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